全球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 & Company)在一項研究中提出,到2030年,全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望提高到50%。化學回收的比例可能上升到17%左右,相當于大約7400萬噸的廢棄塑料回收。

透過數據可見,化學回收的發展潛力可觀。
傳統機械回收是采取壓碎塑料,并將其重新熔融成顆粒再使用的工藝,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節省能耗、更環保,但隨著回收次數的增加,機械回收可能導致再生料質量下降,從而不得不降級處理。
作為機械回收的補充解決方案,化學回收通過各種解聚技術,將聚合物分解成原料,然后再轉化為新的聚合物。相比起機械回收,化學回收重要的優勢之一是可以達到原始聚合物的質量、更高的塑料回收率。
目前,全球眾多化工企業投入化學回收工藝研發,它們似乎更樂意推動化學回收,盡管需要更多的啟動資金、消耗大量能源且不會節省明顯的二氧化碳。
SK化學:處理5萬噸聚丙烯廢棄物
韓國化工企業SK Global Chemical上周宣布,它與PureCycle Technologies 聯手在韓國建立化學品回收設施。

PureCycle Technologies利用其基于溶劑的專有技術回收聚丙烯(PP),這是一種常用于塑料容器的輕質塑料?!耙跃郾榛A塑料是一種難以回收的材料,因為它與其他材料和添加劑混合,”SK Global Chemical 發言人說。
PureCycle 擁有專利技術,可將純聚丙烯與其他物質和顏料分開。它使過去無法回收的物體,例如受污染的食品容器、有色容器和汽車的塑料內飾材料,可以再次得到回收利用。這些物品過去通常被傾倒在垃圾填埋場或焚燒。
這兩家公司將組建一家合資企業,于 2022 年在韓國開始建設回收設施,并于2025 年開始運營。SK Global Chemical 預計將處理約 50,000 噸聚丙烯的塑料廢棄物成新塑料。
然而,這只是這家化學公司為其塑料環保制造業務最新的一項。
今年 1 月,SK Global Chemical與美國廢棄物解決方案公司 Brightmark 簽署了一份備忘錄,計劃將Brightmark公司的技術商業化,使用極高的熱量分解塑料。
6 月,SK Global Chemical 以 5650 萬美元收購了總部位于加拿大的 Loop Industries 10% 的股份,該公司專注于分解難以回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SK Chemicals 生產由化學回收塑料制成的化妝品容器。
SK 集團的另一家化工子公司 SK Chemicals 最近開始向 Loreal 和 Lancome 等化妝品公司采購化學回收塑料。5 月,該公司以 230 億韓元收購了中國PET回收公司——中國樹業環保10%的股權,此舉旨在夯實化學回收共聚聚酯(PETG)的生產基礎。眾所周知,PETG 比人們熟悉的 PET 更耐用、更耐高溫。
伊士曼:分子回收技術助力寶潔包裝
8月12日,日本化學品制造商三菱化學公布了利用英國化學回收商 Mura Technology 和美國工程公司 KBR的技術,開展其首個化學回收項目的計劃——Hydro-PRT提取再生油的工藝項目。
該項目將設在三菱化學位于日本茨城的工廠,每年可回收 20,000 噸塑料垃圾,并增加未來產能的潛力,預計將于2023年完成建設。
由Mura Technology和KBR授權的 Hydro-PRT 技術可以回收廢棄物塑料,Hydro-PRS使用超臨界蒸汽(supercriticalsteam),將塑料重新轉化為它們最初制造的油和化學品,從而使它們可以用于制造新的原始級塑料產品,包括修路所需的材料,但對回收次數沒有限制。
Mura Technology 首席執行官 SteveMahon 博士說:“塑料廢物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污染我們的環境,更不用說制造原生塑料所需的化石燃料造成的碳排放了。我們今天需要全球性、可持續和可擴展的解決方案。我們為茨城工廠即將完成的工作感到自豪。我們期待在未來幾個月內與他們在歐洲和亞洲探索新的未來項目?!?/span>
伊士曼:分子回收技術助力寶潔包裝
8月初,伊士曼(Eastman)將為寶潔(Procter & Gamble)的產品包裝提供回收再生的材料——伊士曼Renew材料。這種材料是通過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制成的。

伊士曼首席執行官 Mark Costa表示,伊士曼的分子回收技術可以為塑料創造“無限生命”,我們用些許化學物質分解聚合物,然后再重建聚合物,最終成品能與原始聚合物的性能相同。
伊士曼與寶潔兩家公司合作的開展旨在減少對原生塑料的依賴,并為流行的快速消費品實現循環經濟的倡議計劃。

伊士曼與寶潔加強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
除了包裝創新外,寶潔和伊士曼還就提高塑料回收率所需的基礎設施開展合作。兩家公司希望繼續加強當前的循環回收工作,并幫助那些需要解決塑料廢物問題的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回收選擇。
伊士曼正在美國的田納西州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到塑料”的回收設施之一,預計將于 2022 年完工。據稱,伊士曼分子回收設施每年將消耗超過 2 億磅的垃圾填埋廢塑料。
光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就有數家領先的化工企業投資擴建化學回收設施:
· 巴斯夫與Quantafuel、瑞曼迪斯共同投資建設廢塑料熱解項目,計劃從 2025 年起,每年處理 25 萬噸再生原料;
· 利安德巴塞爾在其德國工廠首次通過廢塑料提煉裂解油作為生產塑料的原材料。到2030年,每年生產和銷售200萬噸可回收或可再生聚合物;
· 北歐化工在其比利時工廠啟動采用Qpinch熱回收技術的裝置,模仿自然過程來回收大量的工業廢熱(工業余熱);
· 陶氏在英國投資化學回收工廠,將設立四條20000噸/年生產線,首條產線將于2022年投入運營。